【资料图】
垃圾分一分,地球美十分,生活垃圾分类事关每一个人,小学生也不例外。我市从2021年10月开始推进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取得了不少成果。“学生们如何变身垃圾分类小达人?校园中的垃圾分类投递到底如何进行?”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来到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进行探访。
宣传形式多样 寓教于乐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
2021年10月,我市有60所中小学、幼儿园成为“垃圾分类进校园”试点学校,其中就有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不久前,记者从呼和浩特市2023年“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推进会上了解到,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在我市“垃圾分类进校园”试点学校评比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成绩得来不易,为了做好垃圾分类进校园工作,学校的师生又做了哪些努力?
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一年级学生罗景曦说: “我们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都很好玩。看这张照片,我拿用过的纸杯做成四分类垃圾桶,把家中的垃圾收集起来,并按照老师讲过的知识进行垃圾分类。上学期,我和很多同学一起参加了垃圾分类主题游戏,其中垃圾分类飞行棋游戏最受欢迎,大家一起扔骰子、答问题、做游戏,看谁最先走到终点,特别好玩。”
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垃圾分类分管主任梁永吉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讲座、召开主题班队会、制作手抄报我手工小作品、组织师生参加利垃圾分类主题游戏和相关知识竞赛……我们还利用假期组织师生参观垃圾分类处理厂,让同学们亲身了解垃圾分类的处理方式和环保意义,从而更好地树立环保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垃圾分类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了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开展。”
分类回收成果看得见 学生争当小小搬运工
经过坚持不懈地宣传,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的学生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这时,学校通过家庭分类、打包,学校收集、投递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大家的垃圾分类习惯。
据介绍,平时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的学生会收集家中的可回收物,按照物品类别进行清洗、晾晒、收集、整理。每周五,学生将这些可回收物带到学校,投放到班级的固定垃圾袋中,再由小小志愿搬运工们投放到固定的投放点。因为时间和地点固定,孩子们更容易养成习惯。同时,每个班都有自己的账号,班主任可以登陆平台查看班级的投放情况和收益,学期结束班主任可以提取收益用作补充班级开销,孩子们用着通过自己努力换来的物品也格外珍惜。
负责垃圾分类进校园设施运营服务的成都奥北环保科技公司董事长汪剑超介绍:“我们以班级为单位推进垃圾分类进校园工作。平时工作人员会给每个班级发放新型环保袋,袋子上都有二维码,用户扫描二维码,将袋子信息与自己账户捆绑,袋子里装了哪些可回收物、重量有多少、兑换的积分和收益又有多少等信息都可以显示在手机上,回收成果一目了然。”
在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师生的努力下,截至3月29日,该校总投递达612次,回收4.42吨可回收物,获得收益3991.96元。在全市参与投递学校中,排名第二。相当于少砍伐63.2棵,节约石油5.97吨,减少碳排放8.08吨,节约土地21.54立方米。